第270章 周年庆典,纸扎渔具
阴河古道贯穿大雍,延展至四夷八方,内里入口遍布大雍十六州。
据八旗元帅所述,看守阴河古道,禁止天路开启的‘神圣’共有十二个,统称十二门首。
而京津之地的入口,便是门首‘鬼律’的辖域。
京城是国运大龙盘踞所在,汇聚一国气象,开国皇帝发觉京畿重地存在阴河入口后,便修改京城河道,开凿出第二条京津运河,并在旧有河道上奠石为基,作为大雍历代帝王祭祀天地所用的阳灵祀所。
外人不知内里,只有门道里的人明白,天治帝如此大费周章,乃是为了将阴河入口封堵,防患于未然。
京城的入口没了,离京最近的津门入口也就成了八旗元帅死后埋葬所在。
至于大雍开国皇帝为何要将八旗元帅送入阴河古道
开国皇帝者,大都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在天治帝眼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阴河古道既然在他脚下,为何不能是大雍王土?
天治帝想要借助八旗元帅作为先遣军,探索阴河,若布局得当,说不得他驾崩后还能成为阴河天子,再续天子阴寿。
可惜天不遂人愿,天治帝驾崩之时,阴河古道仍被混沌迷雾包裹,八旗元帅征伐多年,也只探得千里方圆。
再往外,已经不是俗世王朝所能影响。
即便如此,几百年下来,八旗元帅依靠蚕食阴蚀法王旧部,凭借阴间胜负影响阳间大势,依旧使南域诸族祖脉枯竭,至今南域各部寨族尚且征战不断,南厝王庭已然名存实亡。
八旗元帅生前随先帝开基立业,创下不世之功,死后仍在不断输出,但奈何大雍后辈不争气,哪怕有如此强力的辅助,还是将国朝治理的一塌糊涂。
天治帝有先见之明,提前预判了阴河古道对阳间的影响,并把治理方案摆到了明面上。
然,天治帝的后辈子孙则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预判了祖宗的预判,做出一系列违背祖宗的决定,使百姓对大雍失去归属感,一整个国朝气数因此流失过半,连带依靠国运气数维持自身的八旗元帅,实力也因此打了个对折。
现在苍义团乘势作乱,扶持阴蚀法王,变着法的哄骗大雍百姓信奉阴蚀法王,不仅隔三差五组织法会,宣讲教义,甚至还每日起早,趁着官差还未点卯时,在街头巷尾发放米油鸡蛋,力度之大,便是徐青也为之咋舌。
合着津门的鸡蛋是被你们包圆了!
这些歪门邪道徐青看不上,但在某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简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