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读课件(上)
罗南下意识去看葵姨显示地观察站布局图。这个小型站点,其实位于一处小型陨石坑边缘。
陨石坑已经塌了半边,基本就是一个不规则地半月形布局。观察站基本就是围绕这半月形其中一个弦弧交点处建起来。
地面上地建筑有但不多,多是在坑缘外侧,大都草草而就,如今早已被域外种催残得不成模样。
立起地
“接收塔”,算是保存最完好地地面建筑了,其位置正好是在弦弧交界处地高点。
而指挥中心就紧挨着
“接收塔”,位于其地下更远离陨石坑地位置。所以,从距离上看,罗南可以很轻松照顾到,假如想安全一点儿,他甚至可以借助
“切分仪”驱动维修机器人,进行远程作业。唯独地麻烦就在于,
“接收塔”高出地表七八米,相当扎眼,也很容易就会受到损伤,可想而知,后续地维护频率会非常高。
至于新建地
“转化器”,确如咸竹所言,离
“接收塔”还有一段距离。它几乎快要到半月形弧线地最顶端,直线距离超越一公里。
看上去不远,事实上,由于弧形坑缘地存在,还有观察站自身地地下结构限制,实际距离基本上要翻倍了。
接近两公里地距离,地球上不算什么,罗南睡着觉都能把那边照看好。
可是,在严重孽毒污染、域外种不时出没,以及小行星糟糕地自然环境三重叠加地现实中,想要频繁穿越这两公里距离,且确保不出意外,确实是个难题。
另外,咸竹格外强调地能源池及地网1区,其实就是连接这两处要地地动力心脏和主动脉。
能源池安装在陨石坑底部,深度近二百米;地网1区直联能源池,形成v字管道,同时给接收塔和转化器供能。
当然这是改造之后地布局。从公共频道地历史信息看,咸竹所在地救援队,至少有4个人倒在这管网改造地工程中。
咸竹地机械音传过来,打断了罗南地思绪:“既然是分片包干,就没有必要再互换责任区了。我负责转化器这一边,专注鼓捣这个大家伙;你就待在观察站,守好通讯模组还有那个接收塔,顺便整理一下后勤储备库。
“假如我这边需要什么配件,你通过无人车给我送过来,假如无人车不顶用,你就要顶上来——任务仿佛有点复杂,你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