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五)
蒙古人向大明出口了大量的牲畜,他们也希望从大明获取大量的物资,除了丝绸、布匹、茶叶、铁锅等物资之外,这几年由于各个蒙古领主已经在和大明的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的银子,他们所要求的就会更多,再加上现在格鲁派在土默特部的传播,使得蒙古人需要更多的商品。
所以这次顺义王等向朱载坖上疏,希望大明能够放松禁榷制度,同时增加大明向土默特部购买的牲畜数量,对于顺义王的请求,朝廷上的官员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归根到底还是对于通贡政策的理解不同,部分官员们认为,和土默特部的通贡是朝廷的一种策略罢了,以不战为上兵,羁縻为奇计,这是通贡的原则,所以对于马市的规模,要予以控制,不能无节制的满足蒙古人的需求。
但是朱载坖显然不这么看,朱载坖认为和蒙古的马市规模应该予以扩大,只有让土默特部依赖大明,将土默特部绑上大明的战车,才能够实现草原的长治久安,使得大明对于草原能够逐步控制,所以朱载坖召集了内阁和相关部院的堂官们商量此事。
蒙古人这次上疏朱载坖,除了要求朝廷增加马市商品的供应量之外,还请求朝廷向蒙古提供书籍、砖石帮助蒙古人修建寺院、城市等,对于蒙古人的这些要求,部分官员们认为不能准允,尤其是蒙古人要筑城,这是不能够准允的,对于蒙古人的这个要求,朝廷应该坚决的予以拒绝。
朱载坖拿着顺义王的奏疏问道:“顺义王的奏疏,诸位怎么看啊?”
首辅张居正认为土默特部从封贡之后,一直恭顺,而且顺义王的要求并不过分,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他们想要的书籍无非就是佛教经书,这对于大明来说是有利的,而且修筑寺院和城市也是一件好事,蒙古人不再游牧居无定所,反而是有助于朝廷的管理,所以他认为应当予以同意。
这点也得到了内阁其他辅臣的支持,朝廷对于蒙古,不能够一味打击,剿抚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但是户部尚书王国光还是有些担心,因为随着土默特部要求扩大马市的规模,大明就势必要拿出更多的货物去交换这个马匹牛羊,要知道大明的货物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贡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所需求的物资也会越来越多,朝廷为了满足土默特部的需求,所要花费的银钱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王国光认为还是要控制贡市的规模。
这也是一部分臣子们的忧虑,而且这次土默特部在给大明的上疏中也在抱怨朝廷收购蒙古的马价过低,太仆寺检验马匹过于严苛,导致蒙古人的利益受损,他们请求朱载坖提高马价,按照永乐时的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