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第1739章 卧榻岂容他人眠(二)

说也是不错的。

而在这期间,不管是德川家康还是丰臣秀吉,都曾经遣使徐渭,想要和大明谈判,甚至表示愿意剖腹谢罪,其他的条件也都好谈,但是徐渭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斩其使,悬首辕门。

连丹羽长秀都有些不能理解,虽然官军实力很强,但是要想消灭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也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对于徐渭来说,现在应该稳住部分人,徐徐图之,各个击破才对,徐渭这般空前强硬的态度,会使得德川家康、丰臣秀吉、毛利辉元等人团结起来,这不是凭空增加官军的难度吗?

所以连丹羽长秀都劝徐渭是否可以先谈谈,哪怕是作为缓兵之计也好嘛,徐渭冷哼一声说道:“先生可知道老夫是何处人?”

这现在倭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现在名震倭国的大明安东都护府都护,兵部尚书徐渭是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这也并不是秘密,徐渭看了丹羽长秀一眼之后,这才说道:“老夫少年为诸生,屡次参加乡试,均不得中。浪迹京中,南游金陵,北走上谷,虽然落魄,倒也自在,但是为何做了胡汝贞的幕僚,成了舞文弄墨之辈,后来甚至于参加制科,以至于今乎?”

这确实是丹羽长秀所不知道的,按照徐渭在大明的文名,是文坛盟主级别的,王世贞等人都要喊他一声前辈的存在,按理说确实是不该当大都护这样的职务,虽然权柄重,但是远远不如礼部清贵,以徐渭的名声,又是制科三等,混个礼部尚书不比这个大都护要强得多吗?这些事情当然是丹羽长秀所不知道的。

徐渭的眼神逐渐锐利起来,他对丹羽长秀说道:“老夫之所以走到现在,还真是要拜你们所赐啊!”

这就让丹羽长秀有些不知所措了,他赶紧说道:“经略说笑了,敝国哪有这样的人物啊。”

徐渭冷笑着说道:“看来先生真是记性不好啊,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大举入侵大明,进犯浙闽沿海,老夫的家乡绍兴府成为烽火之地。若非倭寇入侵,老夫说不定还是江浙一书生也!”

丹羽长秀当然也知道当年的倭寇之事,他很清楚倭寇袭扰徐渭的家乡,大肆屠戮百姓,而现在徐渭担任安东都护,能不为当年冤死的大明百姓报仇雪恨吗?所以从一开始,徐渭就没有打算谈,谈什么?在徐渭看来,谈可以,不过倭国必须为当年在大明沿海犯下的罪行付出了代价之后再说。

丹羽长秀本想劝说,但是徐渭看着丹羽长秀,问道:“不知先生可知,我中华的圣人孔子曾经有句名言。”

丹羽长秀说道:“圣人之言多矣,鄙人不知道经略说的是哪一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