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鲸鲵未静岛倭狂(四)
徐渭对于丹羽长秀这样的人是很佩服的,能够为故主织田信长做到这个份上,不要说在人均道德水平低下的倭国,就是在大明,也算得上忠臣义士了,所以不仅是徐渭对丹羽长秀很尊重,吴惟忠等人也对他比较敬重,从不把他当俘虏或者降人看待。
徐渭当然知道丹羽长秀投奔自己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徐渭将织田秀信交给丹羽长秀来抚养,以全其忠,同时上奏朱载坖此事,请求朱载坖对丹羽长秀和织田秀信予以册封,以表彰丹羽长秀对于自己君主的忠诚。
再见过了织田秀信之后,丹羽长秀求见徐渭,徐渭也立即接见了丹羽长秀,对于这次接见的目的,两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徐渭对丹羽长秀这么重视,是希望他能够为大明出谋划策,这点丹羽长秀是很清楚的,徐渭又不是做慈善的,丹羽长秀行礼之后,徐渭说道:“先生之来,如官渡之许攸也!”
丹羽长秀熟读大明经史,当时知道徐渭的意思的,丹羽长秀问道:“不知都护想要知道什么,小人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在徐渭想知道的就是丰臣秀吉下一步可能得计划,这对于大明来说是很重要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对于丹羽长秀来说,他对于倭国的制度和丰臣秀吉都比较了解,在丹羽长秀看来,世人认为织田信长出身低微,做事乖张,其实丰臣秀吉才是真的出身低微,做事乖张的那个。
正是由于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所以丰臣秀吉比任何和都想要高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就,这是他和织田信长最大的不同,织田信长也骄横跋扈,但是面对这些虚名还是能够沉得住气的,织田信长当然完全可以混个类似于将军或者关白的职务,他也有各种办法去做这种事情,但是织田信长认为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所以对于右近卫大将欣然接受,并不关注这些所谓的头衔。
但是丰臣秀吉就不一样了,由于他自己出身的低微,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想要获得高位,这点从他想要当征夷大将军就看得出来,但是这事被丹羽长秀把局给搅了,以丹羽长秀对丰臣秀吉的了解,他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既然征夷大将军做不成,那他肯定就想当太政大臣,当关白了。
所谓太政大臣,是倭国的非常设官职,辅佐天皇,总理国政,定员一人,对应位阶为从一位或正一位,类似于大明的首辅或者唐宋的宰相,地位极为尊崇,但是倭国没有科举,所以想要出任这个太政大臣,除了自身的实力与手腕之外,门第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征夷大将军是武家的最高职务,那么太政大臣就是公家的最高职务,想要出任